走进德贤书院,最先撞入眼帘的,是正厅墙上那幅《陋室铭》。宣纸微微泛黄,墨迹却依旧清亮,笔锋游走间,横画如庭院里的石板路般平实,带着 “斯是陋室” 的淡然;竖钩似老梅的枝干般遒劲,藏着 “惟吾德馨” 的傲骨。这是张国庆的笔迹 —— 稼轩故里人,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文物学会、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山东建筑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齐鲁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长,山东孟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致公书画院、红色书画院书画师,济南市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济南华山书画协会秘书长,2017 年中国世纪大采风 CCTV《中国当代最具潜力书法家》—— 墨色浓淡里藏着数十载笔墨岁月,更像他精神世界的窗,让人望见那份不事张扬的通透。

作为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从不见刻意炫技,每一笔起落都是生命体验的自然流淌,如清泉遇石,顺势而为却自有脉络。年轻时为求笔法真谛,他踏遍名山古刹:在龙门石窟看北魏碑刻,读懂 “力透纸背” 是筋骨里的沉雄,如佛像端坐千年的庄严;在兰亭观 “之” 字百态,悟透 “率性而为” 是心与笔的默契,似流水遇石的自然转折。这些感悟生根笔下,让他的书法既有庙堂匾额的端正,又有江湖题壁的灵动。写 “精气神” 时,横如流云开阔,竖似枯藤坚韧,字里藏着不肯屈的劲儿。

如今他更愿做笔墨传灯人。书院课室总洒满暖阳,长条木桌旁坐满学员:白发老者颤着手认真书写,垂髫小儿踮脚涂鸦,眼里满是好奇。他教书法从不用尺子量笔画,只让学员静心感受笔尖轻重,示范笔锋 “行走”—— 快如清风掠叶,慢似老牛犁田,在迟速间体会心的节奏。“心不正,笔难直”,这句写在练习纸角落的话,成了学员心中的标尺。在他看来,书法的终极意义不在展厅聚光灯下,而在执笔人从墨色浓淡、笔锋转折里看清内心,找到精神坐标 —— 正如他自己,在数十载笔墨生涯中,终究在纸上读懂了生活本真。

点赞(47918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