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弃,博士、区域国别研究著名学者、美国科罗拉多社会科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在当前国际组织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一情形下,传统治理逻辑面临着认同与适配方面的困境。以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视角为基础,本文对古典文学作为文化认知媒介在国际组织合作机制建构里所潜藏的功能展开探讨。通过剖析多文明古典叙事当中的合作逻辑与秩序观,对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具备的制度对话能力予以揭示,并且进一步提出将其融入政策传播以及机制协商的实践路径这一内容。

一、制度瓶颈与叙事断裂:国际组织的转型困境

近年来,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国际组织,其功能性角色正遭受着极为深刻的挑战。一方面,制度自身普适性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其陷入了“治理瓶颈”困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区域性诉求,难以做出有效回应;另一方面,成员国彼此间的信任基础愈发变得脆弱起来,价值方面的分歧以及文化层面的摩擦,已然成为合作阻力关键的来源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像“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中非未来对话机制”这类一批非传统的合作平台开始崭露头角,它们通过议题协商、项目驱动等途径,逐步实现了对原有制度框架的突破。这种呈现出去中心化特点,且着重强调适配性与互利性的治理新趋势,无疑标志着国际组织正从曾经的“规范输出者”角色向着“关系协调者”角色发生转变。然而,仅仅依靠对制度技术层面的修补举措,是很难建立起具有持续性的合作信任的,毕竟文化结构以及认知逻辑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去回应的制度层面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古典文学中的合作语法与秩序想象

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脉络当中,古典文学不再仅仅被看作文化史研究的客体,而是被当成政治理念、伦理秩序以及社会关系的一类叙事呈现形式。它们借助具有象征意味的语言以及文化暗码,传达出不同文明针对“共治”“正义”和“联盟”的认知模式。在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里,城邦之间的合作是以血缘、誓约以及英雄伦理为依托,展现出一种“非制度化”的协商思路;中国的古典文本《春秋》《周易》则通过“礼制”来重新构建王道秩序,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德治—信义”联盟理念,形成了东亚传统的区域治理认知架构;波斯的《列王纪》强化了代际治理和伦理责任的延续逻辑,将权力放置在道义体系之内;南美原住民的神话着重突出共同体共生与自然秩序的融合,提供了一种超脱国家主权、强调生态伦理的合作观念。上述文本一同构建起一种文化底层架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区域合作的认知框架。

三、叙事资源的制度转译:古典文本如何介入治理实践

对于国际组织而言,倘若想在多元文明构成的格局下维持制度所具备的活力,就一定要突破工具理性的局限,重新建立起合作话语的文化适配相关机制。实际上,已有一些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古典叙事所拥有的制度转译作用。举例来讲,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行的进程之中,借助唤醒张骞、郑和等历史人物所承载的跨文化记忆,营造出一种带有共同文化意象的合作表述方式,这有力地减少了制度引入时所遭遇的文化冲突。在联合国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过程当中,也渐渐发觉治理话语需要开展“文化翻译”工作,要是不这么做,那么在非西方国家很容易面临接纳方面的阻碍。拉美国家在气候谈判里表现出的抗拒态度,往往是因为其对于西方治理叙事在历史层面的警惕以及文化方面的陌生感,并非单纯拒绝政策所包含的内容。由此可见,文化叙事的融入,对于国际合作能够持续且有效地开展,有着极为关键、不可替代的意义。

四、区域国别研究的介入路径与机制建议

若想把古典文学很好地融入国际治理的情境当中,那就得依靠区域国别研究给予体系化的支撑。

第一点,可以组建跨文明文化顾问小组,针对国际组织制定的政策文本开展情境匹配以及文化方面的审核工作,进而提高政策的被接受程度;

第二点,应该在国际谈判以及合作性质的论坛当中引入“叙事对话”模式,用带有象征意味的语言进行协商,取代单纯的规则输出;

第三点,能够搭建“语义映射体系”,将古典的叙事架构与现代的政策术语建立联系,让制度语言带有文化感知层面的特性。通过这些制度方面的规划设计,国际组织能够从单纯的话语输入状态转变为意义的共同协调状态,提升治理话语在包容度和协同性方面的水平。

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多元、复杂以及文化特性凸显的状况发展的背景中,国际组织若要保持自身制度具备合理正当性以及能够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接纳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差异,并且充分调动起各类文明所蕴含的资源。古典文学并不仅仅是以美学方式展现民族的历史,更是从原型层面叙述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区域国别研究借助对古典叙事进行详细描绘与转化诠释,能够为国际组织在开展制度规划、价值沟通协商以及风险预估判断等工作过程里,提供认识方面的支持以及文化层面的联系桥梁。从史诗作品到实际的制度构建,从抽象的象征到具体的运行机制,古典文学既能够当作缓解制度之间矛盾冲突的柔性途径,同时还能够为全球治理搭建起一个更加均衡、有机协调且多维度的共识根基。

点赞(45227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