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走出校园的北京市民李爽,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学院附近的大街上摆地摊,一次偶然的驻足,让导演田金夫注意到了这个眼神里藏着故事的年轻人。田金夫不仅是业内颇具声望的导演,更是张艺谋和陈凯歌的恩师,正是这位伯乐,亲手为李爽推开了影视世界的大门,从此,这个北京小伙便与表演结下了一生的羁绊。
初入演艺圈时,李爽就展现出对表演的热爱与执着。拍摄第一部作品《白龙剑》时,他尽管缺乏经验,却投入了全部热情,认真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只为将角色呈现得更好。这份认真劲儿,为他后续的演艺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 年,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节的领奖台上,李爽凭借《游侠黑蝴蝶》中的精彩演绎,捧起了第十一届长影小百花奖奖杯。这份荣誉背后,是他作为中国首位特型矮人演员,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打破外界偏见、用扎实的实力赢得行业认可的有力证明。在这部影片中,他将角色的性格特点把握得恰到好处,无论是情感的流露还是动作的展现,都极具感染力,让观众看到了他身上蕴藏的表演潜力。
从那以后,李爽在演艺道路上稳步前行,至今已在一百多部影视作品中留下身影。观众熟知的张纪中版电视剧《西游记》里,他饰演的土地公公,既有神仙的飘逸,又带着人间的亲和,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充满戏感;83 版《三国演义》中,他扮演的官吏,将乱世中小人物的谨慎与无奈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外,电影《黑火》等众多作品中,即便只是客串,他也从不含糊,总能用细腻的表演让角色鲜活起来,成为影片中一抹亮眼的色彩。
如今,李爽的身影依然活跃在荧屏上。在 20 集电视剧《最佳女配:阿尔法之境》里,他饰演的怡红楼老板,精明中带着通透,举手投足间尽显角色的独特气质;大型电视剧《海上牧云记》中,他化身兵器制造商哈思聪,将角色对兵器制造的执着与匠心,透过眼神和神态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这些非主角的角色,在他的诠释下,往往比主角更让人难忘,这背后是他对每一个角色的深入研究和用心塑造。
2016 年的贺岁片《西游伏妖篇》中,李爽变身杂技团团长,在奇幻的剧情里,他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将团长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他驾驭不同类型角色的能力。
从当年的地摊青年到如今的银幕常青树,李爽用数十年的坚守向人们证明,真正的演员,从不被外形定义,只靠演技说话。他的演艺人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在每一个角色里,写满了对表演的热爱与敬畏,也为影视行业增添了许多独特而珍贵的记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