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李派面人第七代传人李斌的工作室里,订单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数量,他每日专注于赶制各类面塑作品。彩色的面团在他手中流转,经搓、揉、捏、塑等一系列娴熟手法的塑造,原本普通的原料逐渐幻化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形象,既有传统题材的经典呈现,也不乏贴近当下审美的创新设计。
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曹州面人起源于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天下面塑出穆李”的说法,印证了其在行业内的深厚根基与广泛影响。这项技艺以面粉、色素等为基础原料,匠人通过批刀、塑刀、骨簪、花纹印章等专用工具,配合搓、拧、捏、挑等精细手法,让原本无生命的面团仿佛被注入灵气,最终呈现出或灵动、或庄重、或活泼的立体形象。2008年6月,凭借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技艺传承,曹州面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与保护。
李斌的成长与面塑艺术紧密相连,他出生于穆李村的面塑世家,祖父李芳清是当地颇有名望的面塑艺人,母亲陈素景更是曹州面人的国家级传承人。自幼在家庭氛围的浸润下,他跟随长辈系统学习面塑制作的基础技艺与创作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这项艺术的理解。在传承过程中,李斌不局限于传统框架,着力在题材与手法上寻求突破:一方面坚守传统技艺的核心精髓,保证作品的工艺质感;另一方面主动融入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将现代审美与传统符号相结合。由此创作的作品,既保留了面塑艺术的古典韵味,又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工艺精巧细腻,文化内涵与艺术吸引力兼具,受到了不同群体的认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