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作为两国友谊的民间使者,在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民间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增进双边关系贡献侨力。矫超便是其中一位积极投身中匈交流合作事业的杰出新侨代表。

在赴匈牙利定居前,矫超于国内深耕职业教育领域。2015年,他踏上匈牙利这片土地并决定在此安家。起初两年,身份认同与奋斗方向的迷茫如影随形,他感觉自己仿若“游客”,难以融入当地生活与发展节奏。

转机出现在2017年,矫超携手来自斯洛文尼亚、波兰、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友人,共同创立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自此,他明确了自身作为新侨的使命,立志搭建起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民间交往的坚实桥梁。

2021年,矫超与朋友在匈牙利佩斯州采格莱德市收购一家历史悠久的电动工具厂,并对其进行全面翻新改造,建成匈牙利欧陆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距布达佩斯李斯特·费伦茨国际机场仅50余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园内设施完备,集办公区住宿综合楼、现代化厂房、产品展示中心、商贸仓储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除提供场地外,还联合律师事务所,为出海中国企业提供涵盖信息沟通、咨询服务、项目促进、跨境交易、商贸合作等内容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有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入驻,另有部分企业正在洽谈合作事宜。

多年来,矫超频繁往返于中匈两国,积极推动中匈城市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凭借对双方城市的深入了解,他成功为中匈城市“穿针引线”。2021年,山东济南平阴县与巴兰尼亚州科扎尔米什莱尼市在他的促成下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此后,他和团队又助力烟台市蓬莱区与匈牙利托卡伊市达成“葡萄酒城之约”,推动德州市与匈牙利皇宫堡市开展友好合作。此外,矫超设立匈牙利托卡伊文化基金会,大力支持托卡伊美酒文化在中国的推广。去年6月,他组织托卡伊葡萄酒产区六大名庄,于上海、北京、青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文化互动。

在科技合作领域,矫超成绩斐然。他多次带领海外科技项目负责人赴中国考察,截至目前,已促成20余家海外科技企业在中国落地;推动匈牙利国家科学院院士Ákos Mesterházy在鲁东大学设立农作物国际院士工作站,专注于作物良种繁育及解决粮食在各环节因病害和胁迫引发损失等研究。同时,他通过承办创业大赛等活动,为中欧科技合作注入活力,先后承办2023世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东欧赛区、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东欧赛区等赛事,邀请众多海外参赛选手来华,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矫超在推动民间交流领域的卓越贡献得到广泛认可。2020年,他和妻子周璐被科扎尔米什莱尼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这是当地授予外籍人士的最高荣誉,彰显了他们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及社会公益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展望未来,矫超表示,今年将在匈牙利出版中文书籍《黄金航道—中匈企业合作指南》,详细介绍匈牙利投资环境、法律法规、市场规模、消费习惯及合作案例等信息,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把握匈牙利市场动态与商业机会;同时计划设立公益基金,支持中匈两国科技文化交流项目负责人互访,进一步促进双边交流合作。

近年来,中匈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全线通车后将显著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在货运物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与布达佩斯开通5条直飞航线,多条货运直航也相继开通,为两国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提供便利;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双方合作不断加强,有力推动产业发展。正如矫超所言,两国间的务实合作不仅为匈牙利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速其绿色转型进程,更为匈牙利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在匈牙利生活9年,矫超亲历并见证了中匈两国的友好情谊。匈牙利作为首批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欧洲国家,如今两国关系正驶入“黄金航道”,前景广阔。矫超坚定表示,作为新侨,他将继续不遗余力,为续写中匈友好合作新篇章贡献力量 。

点赞(58320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