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德企,大家条件反射想到的都是奔驰、宝马、大众、西门子之类的工业大鳄。虽然说基于汽车、电器、机械、化工等实业而名扬全球的“德国制造”,背后的支撑者也是闻名于世的德国巨型跨国家族企业,如西门子、贝特斯曼、大众集团、默克集团等等。
而真正主导德国经济命脉的却是37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他们约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54%的经济增加值,拉动了62%的就业。更有趣的是其中90%都是家族经营的企业。
德国中小型的家族企业可谓是德国工业和服务业的中坚力量,更不乏具有全球性或区域性市场领袖地位的中小型企业,甚至被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誉为“隐形冠军”。
比如家喻户晓的Birkenstock(勃肯鞋)、德国Ritter sport巧克力都是其中一份子。且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有如此众多优秀的“隐形冠军”中小企业,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地球上众多行业客户不可缺的。
德国家族企业也有苦衷
然而,这些外表辉煌的德国家族企业却有着自己的烦恼——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早在2019年,就有德国媒体报道,预计到2022年,德国将有超过15万的企业面临新老交替的问题。其中家族成员愿意继续接班的不到50%,有18%的企业选择交给有能力的精英员工接手。那么剩余32%的企业命运将如何呢?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数字化乃至贸易战,都使得德国传统工业制造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袭”。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家族企业意识到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独立经营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比如核心市场的转移,客户需求和业务模式的变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投资风险,还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竞争者等等。新的商业模式下,任何人都绕不开,要么改变,要么被淘汰。创新是经济的发动机,因此任何企业都应该走创新、科研和发展之路。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行业都处于停摆状态,从而也导致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转型前景行业,不得不大规模裁员,搞得企业员工们人心惶惶,何来创新。
只有转念方能重生
德国家族企业创始人一开始就明白:第一代能创业,第二代能守业,第三第四代就未必能像前辈那样具有创业精神和经营能力,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兴趣来继承祖业,当然也可能是两代继承人之间对企业发展的理念不同。因此精明的掌舵人考虑企业传承时就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自家子孙身上,应该转念寻求外部接班人,可以是企业精英员工,甚至是转让给有发展前途的同行企业。据德国媒体报道,早在2017年就有超过3000家企业为了寻找合适的接班人,而向德国商会求助。但事实上合适的接班人却并不那么好找。有的小企业、小作坊主经过多年物色,也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最终不得不退休关闭企业作坊。
“德国长江国际商务中心”为中德企业牵线搭桥“德国长江国际商务中心”协助国内政府机构及企业建立海外办事处、联络处、人才站,尤其为中小企业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并提供技术引进服务和技术转让服务,自2016年创立以来工作已经卓有成效。面对越来越多德国家族企业后继无人的囧境,在德国生活与工作多年的“德国长江国际商务中心”创始人曹君虹女士积极开拓新业务,加入了为德国企业寻找接班人的行列。凭借着诚实、专业、守信的工作态度,祖籍山东青岛的曹经理与德国政府机构、驻外领事馆、行业协会、科研中心、学术团体、学生团体等组织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基于对中德两国的了解,当德国企业找到曹经理寻求帮助时,曹经理并不是立刻满口应承,而是要求对方先提供详细的公司情况说明。随后曹经理会和会计师律师团队,做出专业的风险评估,最后才决定是否接受委托。如同曹经理常说的:“蒙人的事不能干,做事要讲良心,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德国企业家喜欢与中国人做生意
在贸易冲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德国和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出口大国如何求同存异,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始终是企业家们关心的主要话题。德国商业银行曾委托民意调查机构Forsa采访了2000名企业高管后,得出的结论是:德国企业家正在改变他们的合作伙伴。他们更喜欢与中国而不是美国或英国做生意。如今的中国企业,法律意识强劲、操作更加专业化。他们专注于高附加值、有技术壁垒和品牌价值并能在中国市场实现协同效应的标的公司。为此中国企业愿意支付合理的溢价,保留并往往扩建德国的研发、销售和生产,使交易成为原股东、员工和新股东都满意的多赢局面。德国人的严谨与医学上的精进,保健产品在国内有着绝佳的声誉和市场。但是从去年初开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德国企业想要到中国谈项目,势比登天之难。而且出于外交平等,中国企业也无法申请到德国的签证。即便那些面临困境的德国中小企业已经愿意引入中国市场的战略投资,却被病毒挡在了中国海关之外。
成功不是偶然
75岁的沃尔夫冈老先生于1980年创立了一家生产和销售食品添加剂及保健品的公司,创立九大品牌,拥有几十种专利配方,销售市场遍布欧洲,并向亚洲发展中。早属于退休年龄的沃尔夫冈老先生热爱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品牌,苦于找不到愿意接班的适当人选,一直还奔波在欧洲各地的代理商之间。
记者:王冠颖(青岛)
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