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罗建交75周年学术论坛在布加勒斯特举办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15日电(记者 张改萍)中国和罗马尼亚建交75周年学术论坛15日在罗首都布加勒斯特的罗马尼亚科学院大礼堂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与罗马尼亚科学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支持。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韩春霖、罗马尼亚外交部亚太和拉丁美洲司公使安德烈·哈泰加努、罗马尼亚科学院副院长马里乌斯·安德鲁等百余人出席活动。韩春霖在致 学术 2025年03月12日 74329 点赞 0 评论 86234 浏览
好强:新文科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视角中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析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发展。这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当前高校学科转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重要机遇。本文尝试从区域国别研究的角度,探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与路径建设。一、区域国别研究的现实价值以前认为区域国别研究是对他国历史文化及政治制度的研究,更多的研究停留在语言、政策以及历史等方面。但是在当下这种大变局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开始朝着战略支撑型的方向发展 学术 2025年07月11日 332194 点赞 0 评论 367889 浏览
好强:区域国别研究如何赋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作为兼具政策性和学理性、具备专业性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研究培育人才的优势是与生俱来的;与此同时,在落地现实之路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亟待打通、消减乃至弥补。 一、区域国别研究:从“认识世界”到“参与世界”长久以来,我们对于国别与区域研究多注重学习他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或风俗习惯,而在新时期国家战略引领下,其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在“讲清楚别人”的基础上还要“服务好我们自己 学术 2025年07月11日 342744 点赞 0 评论 391903 浏览
周文益教授带你探秘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 当无人机穿梭于城市楼宇间配送物资,当飞行汽车在低空航道有序通行,当应急救援航空器快速抵达灾害现场…… 这些曾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场景,正随着低空经济的崛起逐步照进现实。周文益教授深耕低空经济领域多年,为我们揭开这一新兴产业的神秘面纱,展现其背后的技术突破与广阔前景。产业版图:从基础设施到多元应用,构建低空生态体系低空经济绝非单一产业,而是一幅涵盖 “基建 - 制造 - 服务 - 保障” 的立体画卷。 学术 2025年07月28日 402833 点赞 0 评论 437338 浏览
“四海归鹭” 博士大讲堂举办 周文益博士解析导航技术与跨界创新 近日,由厦门市欧美同学会与厦门校友促进会联合主办,厦门市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厦门校友促进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及江右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共同承办的第二期 “四海归鹭” 博士大讲堂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世界导航技术及跨界创新领域,邀请中央组织部国家特聘专家、西北低空科技研究院院长、西安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江右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周文益博士担任主讲人,为现场观众带来专业分享。周文益博士是中国北斗 学术 2025年07月28日 418373 点赞 0 评论 448783 浏览
张国庆:墨香里的文化守望者 案头的狼毫斜斜浸在砚台里,笔锋吸足了墨,在砚边轻顿两下,便有深浓的墨色在石质的砚池中晕开,像宣纸上未干的云影。张国庆抬手握住笔杆的瞬间,指尖触到竹制笔杆的温润,周遭的喧嚣仿佛都一重重沉入宣纸细密的纹理里,消弭了声息。作为德贤书院的主理人,他的书法里藏着济南历城的文脉,那脉络清晰得如同掌心的纹路。是大明湖畔拂过荷叶的风,带着水汽的润,让他笔下的捺画总带着几分舒展的柔;是曲水亭街被岁月磨得发亮的石板路 学术 2025年07月16日 401394 点赞 0 评论 453246 浏览
俄罗斯工程院周文益院士 周文益院士,1967 年 9 月出生于江西上饶玉山县,拥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研究经历。1988 年,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系,随后免试进入陕西微电子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又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贝尔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系统的学术训练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职业道路上,周文益院士成果斐然。他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现任陕西北斗东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同时担任 学术 2025年07月27日 412784 点赞 0 评论 458834 浏览
周文益院士相关项目:半球谐振陀螺仪研发情况 周文益是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和半导体芯片领域有所研究,同时也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担任陕西北斗东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西安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他正参与推进半球谐振陀螺仪惯导项目。陀螺仪有其发展脉络,从传统机械式陀螺仪,到目前军用市场规模较大的激光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这两种主流光学陀螺仪,再到第三代振动陀螺仪。半球谐振陀螺仪作为振动陀螺仪的一种,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有替代 学术 2025年07月27日 432283 点赞 0 评论 472930 浏览
张国庆:墨痕里的时光修行 晨光透过雕花木窗的棂格,在张国庆的砚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砚台边缘的包浆被照得透亮,那是常年与手掌摩挲出的温润。他正伏在案前临写《兰亭序》,宣纸铺得平展,边角用镇纸压着,狼毫在“之”字的转折处轻轻一顿,笔锋微微内敛,再顺势带出——这个动作,他已重复了上万次。眼前的时光仿佛都浸在了这一笔一划里,慢得像宣纸纤维一点点吸干墨色的过程,无声无息,却在纤维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作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他对古碑 学术 2025年07月17日 459284 点赞 0 评论 479374 浏览
张国庆:当笔墨遇见烟火气 张国庆的书法,从不是锁在玻璃展柜里的藏品。在济南历城的居民楼群中,他的工作室藏在一栋普通单元楼里,推开那扇挂着竹帘的门,墨香便混着窗外的槐花香漫出来。案头的砚台总盛着半池新磨的墨,旁边摞着裁好的毛边纸。他的字里总带着生活的肌理。工作室的白墙上,贴着几张未装裱的楹联,墨迹还透着淡淡的润。有一副写的是楼下便利店的事,“晨光入户铺暖毯,货架堆星亮晚窗”,笔画间能看出清晨开门时的热气,也藏着深夜收摊时的灯 学术 2025年07月17日 431421 点赞 0 评论 48304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