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海归| 国内| 国际| 社会| 娱乐| 体育| 旅游| 文化| 时尚| 财经| 汽车| 科技| 教育| 健康| 房产| 海创| 地方| 专题| 访谈

“老海归”潘武宾:爱“折腾”的连续创业者

2021-06-08 15:13:58 来源: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周建琳 字体:

 中国侨网潘武宾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蒋振江 摄

潘武宾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蒋振江 摄

  “老海归”潘武宾:爱“折腾”的连续创业者

  2000年,潘武宾从海外归来。尽管他清楚地知道回国创业绝不是享受,但他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艰难,更没想到自己的创业之路见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我觉得创业者可能都有一个共性——不停折腾。只有特别喜欢折腾的人,才可能干出创业这样的事。”回望这20多年的连续创业之路,潘武宾笑称“自己就是一个太能折腾的人”。

  回国创业是人生圆梦

  1990年,潘武宾获得了邵逸夫奖学金赴英国求学学习分子生物,并获得博士学位,后又继续博士后研究。并在1996年和2000年先后加盟两家大型制药公司。

  1999年,应国务院侨办的邀请,潘武宾回国参加了国庆50周年的庆祝活动。所到之处,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激动不已。

  2000年底,潘武宾应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的邀请正式回国,并全面负责创建深圳市清华基因城发展有限公司。2003年,他参与主持的SARS疫苗研制工作进展良好。

  “那时候,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回来折腾一下!就和当年出国一样,感觉这是人生路上的一种选择。”潘武宾将归国创业看作是自己人生圆梦的一段经历,也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平常心去看待成功与失败。

  但20年后,再回首这段历程时,潘武宾还是用了“探路者太艰辛”来形容。“当年做新药太难了。每一个原研药的研发,它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但是经历的曲折肯定是相似的。”潘武宾称,新药研发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仅靠罗列数字是远远不能反映的,其艰辛远远超过“八十一难”。

  医药研发外包迎机遇

  2008年,潘武宾的脚步停留在了江苏太仓这座小城里。“离上海很近,但很安静”是太仓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当年,潘武宾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参与创建的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在太仓共同设立了亚洲肿瘤研究中心。

  潘武宾认为,落子太仓是不错的选择。上海大学林立,可以为太仓源源不断地提供生物医药人才、最前沿的生物科技信息。同时,太仓比较成熟的产业结构、厚实的经济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时,中国生物医药CRO(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潘武宾认为,中国药企可以通过与熟悉国际规范、掌握最新研发态势与相应技术储备的CRO企业合作,来提升研发实力。而CRO企业可分享新药上市后的收益,继续进行新药研发。这将对中国新药研发起到巨大的推动力。

  “这一段路走得比较顺利,我离开公司的时候,它已是一家成型的CRO公司。”再聊起这段创业旅程时,潘武宾感觉历历在目。“也许我真的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或者说我心里一直有个新药研发梦吧!”潘武宾又开始行走在创业之路上。

  创新药的春天已来临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3月19日,康乃德生物医药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太仓第一家在纳斯达克IPO上市的企业。

  这一天,潘武宾又一次进入了媒体的视野中。他的身份是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2012年,潘武宾、郑伟两位相识30余年的老朋友联合创办了这家生物医药公司。这是一家临床阶段医药研发公司,致力于开发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的免疫调节剂新药。

  目前,该公司推出了多款自身免疫病和炎症领域的原研药,其中有两款药物正在进行不同时期的临床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物是真正的原研药,而非稍微改变原研药的化学结构而得到的“高仿”原研药——Me too药,用潘武宾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做first-in-class(全球首创药品),而不是Me too。”

  “将患者的切身需求作为自己奋斗目标,是每一个医药人涉足该领域的初衷,往大了说,大部分医药人都有一颗普世心。”在潘武宾看来,专注、技术、创新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这正是他20多年来连续创业的真实写照。(完)

  • 新闻
  • 地方
  • 体育
  • 旅游
  • 财经
  • 汽车
  • 海创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鲁ICP备15032961号-2 中国海归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