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海归| 国内| 国际| 社会| 娱乐| 体育| 旅游| 文化| 时尚| 财经| 汽车| 科技| 教育| 健康| 房产| 海创| 地方| 专题| 访谈

做艺术品电商应注意什么?

2023-07-15 11:15:05 来源:中国海归网 责任编辑:吕成林 字体:

 

360截图20170726002543113.jpg

艺术品电商为什么那么多年来没有起色呢?

1. 权威性。虽然电商行业发展了那么久,大家谈起在网上买东西第一反应还是“假的怎么办”?因为缺少了实体店给人一种“出了事也能找到店家”的安全感,大家仍然倾向于在网上买便宜的,不容易造假,或者造假了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淘宝主要为“便宜货”市场。

那么牵扯到电商艺术品,就要考虑到怎么做到令人信服。如果要卖低端价位的,跟淘宝上的饰品画又什么区别?人家几十块一幅的,你为什么可以卖到几百块。要卖高端的问题就更大了,为什么不从苏富比和佳士得或者是本土的保利来买?没有看过实品如何能让人放心的下单?这一点是很多现有的艺术品电商无法解决的,比如Artands,主要还是以艺术学生的作品为主,高端的销量大多还是结合了已经办过展的有知名度的艺术家。

2. 体验感。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艺术品需要一种“在场性”的特质,我们都知道看画在博物馆和在线看高清的Google Art是不同的体验,尤其是现代的架上艺术,比如抽象艺术, 极简主义等,亲身在场结合场地和画幅与网上看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体验。这是VR也无法带来的区别,我听说苏富比和佳士得有考虑做VR的网上拍卖,但是一直没有进展。我估计这也是一个原因。

其次是购买艺术品的时候的快感。不管是在拍卖会还是在艺术博览会上买艺术品,议价和拍卖会给人带来一种快感,有时候这种购买也需要“冲动”的帮助。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拍卖会上会爆冷出高价。但是在网上购买的时候,即使是我们能买得起的东西,我们也常常把物品放入购物车“稍后想想再剁手”。这也大大降低了不理性消费的可能性。

3. 拍卖会与画廊作为社交场合的作用。很多时候音乐会,音乐剧,博物馆,艺术博览会等等看起来带休闲娱乐的活动都带了一层社交的作用。女人们常常在购物的时候培养友谊,而对于艺术品买家来说,实地参观购买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交行为,有时候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并不是因为认可其艺术价值,而是一种社交需求。

而艺术品电商把这些场景都移除了以后,大家的参与度和购买频率会大大的降低。买得起六位数以上艺术品的人,有多少人有空把时间花在网上?

4. 货源。艺术家和画廊拍卖行的关系往往是一种供需要求关系,比如著名画廊高古轩每年会签下几个艺术家做重点培养的对象。艺术家从画廊获取资源,而画廊帮助艺术家一朝成名把自己手上买断的他的作品都能够高价卖出获利。而这里的资源很多时候就要靠第三点里面提到的社交场合来给予。同时画廊有能力给艺术家们办定期展览和做作品展示,这是网站无法比的。就算一个网站愿意把艺术家的作品挂在首页,也无法保证浏览量和关注度。那么当这种关系移到网上了以后,电商会失去竞争力,因为艺术家跟谁签都是差不多,只是作品换一个挂放的平台而已。

5. 受众群体。这在前面几点里面已经提到过,但是这里再结合现存的一些平台分析一下。中国现在比较有名的艺术相关的流量平台,小顾聊绘画和意外艺术,都选择了电商以外的盈利模式,因为他们知道电商难定位受众。

如果是低端受众,为什么不选择淘宝。如果是中产阶级,中国这个群里没有购买艺术品的意识。对他们来说一两万或者小十万的艺术品远不如一个包,一辆车来的实用。就连在艺术发达的美国和欧洲,艺术品电商的规模也没有做大。而高端的买家,此前已经分析过了,电商根本竞争不过存在几十年的画廊和拍卖行。

  • 新闻
  • 地方
  • 体育
  • 旅游
  • 财经
  • 汽车
  • 海创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鲁ICP备15032961号-2 中国海归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